您的留言性质:
债券型基金弱市中好赚钱吗?
 

“降息时代,还有什么可以投资?”这恐怕是不少投资者目前提出的疑问。当银行理财收益率下滑、股市长期低迷、信托风险陡增,几乎所有的投资品种都失去吸引力时,债券市场则异军突起,成为现阶段市场的领头羊。

数据显示,截至731日,标准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仅为0.45%,而一级债基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则达到6.12%,二级债基收益率也有5.4%,远远超过股票型基金。

债券型基金真的是弱市中最好的赚钱工具么?

2年半债基规模扩张170%

近期,上证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纷纷创出历史新高,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,一批新基金也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分一杯羹。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,近期发行的28只基金中,共有8只基金为债券基金。

2010年开始,A股市场经历自1664点强劲反弹后的再度下跌。在避险情绪的推动下,不少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债券市场。股票和债券的这种跷跷板效应显得尤其引人注目。

这次资金从股票向债券的转移也引来了基金公司的广泛参与。数据显示,2010年以来,共计有大约100只债券基金面世,这一数量相当于前10年债券基金发行数量的总和,债券基金成立规模合计超过1700亿元。而迄今为止,国内债券基金发行总规模还不足2700亿元。短短2年半的时间,债券基金成立规模就扩大了170%

财通基金基金经理曹丽娟表示,近几年来,A股市场持续不景气。基金公司发行股票型基金非常困难,而债券市场则处于牛市。

她表示,虽然和股票型基金相比,债券基金赚钱并不多,但这些年国内债券市场获得了很快的发展,债券市场的扩容吸纳了新增资金的进入。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,因而在股票不赚钱时,更多的资金也愿意流进收益稳定的债券市场。

企业债助推债基业绩

根据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共有190只企业债获批发行,共筹资3337.9亿元人民币。而去年同期只有54只企业债发行,筹资金额为1908.7亿元,去年全年企业债发行总额仅为3516.3亿元。无论是从发行数量还是发行金额上来看,今年上半年企业债的发行规模都远高于去年同期。

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吴志红表示,通胀率下行导致企业债投资需求增加、同时债券融资较银行融资成本更低已成共识,以及中石油和国家电网打破旧例于上半年发债,这三个因素共同导致了今年企业债发行的火爆。

“与银行贷款相比,企业债发行成本较低;贷款的数额相对较大(一般大于5亿)、期限较长(510年);募集一次性到位、偿还方式灵活,这些都使得符合条件的企业更乐于发行企业债”。

数据显示,所有公布业绩的债券基金总规模达到2669亿元。其中债券基金配置的企业债市值达到1900亿元,占基金总规模的比例已高达71%

债基高收益怎么来?

市场公开数据显示,自7月份以来,共有四只基金出现首发当天一日售罄的现象。其中三只均为拥有固定收益类的债券型基金。确定性高的收益预期是这三只基金各自大受市场追捧的最突出看点。

这些债券基金是通过哪些秘密武器来博取风险较小、确定性较高的收益呢?

吴志红介绍,“简单来说,主要取决于三大投资利器,即投资券种的票息收益率、是否采用封闭运作方式、是否能够充分运用杠杆操作。”

首先,债券投资最根本的收益来自票息收入,从收益率对比数据看,中低等级信用债的到期收益率已经超越6%。从数据对比看,主投中低等级信用债的债基,其预期收益的起点要高于一般债券基金。这也是当前多家券商研究所集中看好中低等级信用债的原因。

其次,如果说中低等级信用债确定的高票息到期收益率,是债基取得6%年收益率的基础,封闭运作则是充分分享高收益券种的充分条件。对于债券型基金来说,封闭运作提升投资组合稳定性,有利于提前测算获得清晰的组合收益预期,减少因资金进出所带来的被动买卖,既能降低不必要的交易成本,又可以减少资金闲置,对于提高基金收益有利。

最后,在封闭运作基础上,由于债券可作为质押品融资,因此管理人可以充分运用杠杆放大收益。杠杆操作是封闭债基争取高收益的最大秘密武器。

因此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,当拥有这三大利器后只需把握好最佳入场投资时机,博取高收益将会是大概率事件。

隐忧不容忽视

不过,虽然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,债基有着较好的投资优势,但这并不意味着,投资者可以忽视债市所潜藏的投资风险。也许这种风险对于老债基显得不那么重要,毕竟他们的收益可以依赖于所持有优质债券的票息收入,但对于尚是“白纸”一张的新债基来说,却是暗藏杀机,不得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。

这种风险,主要体现在近来债基越来越被重视、并且成为债基超额收益主要来源的信用债上。

在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债市飙涨中,许多高评级信用债价格攀升,至目前这类债券的收益率已经大幅收窄,甚至已经包含了对央行继续降息的预期,很显然,对于新债基来说,高位建仓这类债券需要冒更大的投资风险,而所获得的却是低于其他品种的收益率,并不值得它们放手一搏。

在此背景下,目前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中低评级信用债,便成为新债基眼中的“香饽饽”。然而,在经济不断下滑的趋势下,投资中低评级尤其是低评级信用债,有可能存在超出预期的投资风险。

在风险日益凸显和业绩排名双重压力面前,不同的新债基或将有不同的选择。许多新债基基金经理就表示,从收益率角度而言,中低评级信用债依旧具有相当诱惑力,而在政府刺激经济意愿增强的背景下,中低评级信用债的风险或许没有市场预期的强烈,因此,仍将会重点配置中低评级信用债,以提升新债基建仓后的收益。

但部分新债基的基金经理却从谨慎的角度考虑,在建仓初期重点配置如短期融资券等利率产品,待市场回调后,再择优布局中高级信用债。在他们看来,中长期的持续稳定回报远比短时间的业绩排名更为重要。

对此,吴志红指出,由于风险认识不同,新债基的基金经理在后市操作上将有明显分化,而这种分化,不仅有可能显着拉开新债基的收益率,还有可能造成部分债基的短期浮亏。因此,对于伴随热潮涌入新债基的投资者来说,还需要做好对新债基建仓步骤和方向的跟踪,充分了解自己所持有债基的收益预期和风险水平,这才是真正对自己投资负责任的态度。

事实上,对于投资者和基金业而言,需要思考的远不止这些。过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当市场热情严重过度的时候,往往是市场见顶的时候,基金产品的规律也是如此。如在2007年股票型基金动辄百亿发行量之后,持有人面对的便是惨痛的长达数年的深套。而今,投资者蜂拥买入债基,也同样存在着不小的投资风险。(中新网)